加入收藏|联系我们欢迎光临,上海端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服务电话021-59532958
管理咨询

什么是绿色认证

作者: http://wwww.shduanna.com.cn 发布日期: 2019/5/22 10:38:53

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规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的相关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开放共享、社会共治”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发布绿色产品标识,建设和管理绿色产品标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并对绿色产品标识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结合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立实际情况,相关认证机构、获证企业根据需要自愿使用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绿色产品标识时,应遵守本办法所规定相关要求。

第三条  绿色产品标识适用范围。

(一)认证活动一:认证机构对列入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依据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中的标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统一制定发布的绿色产品认证规则开展的认证活动;

(二)认证活动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统一的涉及资源、能源、环境、品质等绿色属性(如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以下简称绿色属性)的认证制度,认证机构按照相关制度明确的认证规则及评价依据开展的认证活动;

(三)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推行的涉及绿色属性的自我声明等合格评定活动(以下简称其他绿色属性合格评定活动)。

第二章 绿色产品标识的样式

第四条  绿色产品标识的基本图案如下所示。

获得认证的产品或其随附文件使用本标识时,应同时在绿色产品标识右侧标注发证机构标志;同一产品获得两家及以上认证机构颁发的绿色属性认证证书时,标注相应全部发证机构标志。

认证活动一的绿色产品标识样式为:

认证活动二的绿色产品标识样式为:

对认证活动二,若需要在基本图案上标注其他识别信息的,须在相应制度方案中予以明确。

其他绿色属性合格评定活动如使用绿色产品标识的,样式在相应制度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五条  绿色产品标识基本图案的矢量图可在信息平台自行下载。绿色产品标识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标注后应清晰可识。

第三章 绿色产品标识的使用

第六条  除相关制度方案或认证机构另行要求外,企业可自主选择任意制作工艺(如印制、模压等)在产品本体、铭牌、包装、随附文件(如说明书、合格证等)、操作系统、电子销售平台等位置使用或展示绿色产品标识。

绿色产品标识的颜色应选用白色底版、绿色图案。

第七条  从事本办法所述认证活动一、认证活动二的认证机构应经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并在批准范围内从事认证活动、使用绿色产品标识。

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应结合本办法要求,制定并公布本机构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要求。认证机构授权获证企业使用绿色产品标识时,应在信息平台(www.chinagreenproduct.cn)上完成认证信息报送,所报送内容包括产品及企业信息、认证模式、认证/检验检测机构信息、获证证书信息及产品绿色属性的评价依据、评价项目、限值指标等。

第八条  对同一产品获得两家及以上认证机构颁发的绿色属性认证证书的,信息平台通过企业数据及产品型号对该产品所涉及全部绿色属性认证信息予以整合发布。

第九条  完成认证信息报送后,信息平台将生成含有对应产品全部绿色属性信息的二维码并提供下载链接,企业可自愿将二维码标注在所对应产品的适当位置(如:产品本体、铭牌、包装、随附文件、操作系统、电子销售平台等),以供政策采信或消费识别选择。

第十条  其他绿色属性合格评定活动如使用绿色产品标识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符合性信息报送要求须在相应制度方案中予以明确。

第四章 绿色产品标识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绿色产品标识使用方(认证机构、获证企业等)应建立具体管理措施,确保绿色产品标识依据本办法正确使用和标注。

第十二条  认证及自我声明等合格评定活动中存在的绿色产品标识违规使用相关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对涉企行政处罚信息,将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向社会公示。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场监管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推荐资讯

薪酬管理...

薪水年年调,但总有许多人不满意,公司成本不断攀升,员工却还抱怨不已; 关键岗位的薪酬缺乏竞争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薪酬的公平性不足,各个部门都认为自己重要,为薪水博弈、谈判,伤神也伤和气,内耗严重,最终还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无法吸引优秀人才; 招聘“新人”由市场说了算,往往是高薪高待遇; 对于“老人”领导说了算,往往是缓升缓给,出...…
2018-3-27

质量管理...

品管体系不健全,对产品实现过程质量控制失效; 员工质量意识不高,不良品居高不下; 对质量无规范的过程控制,顾客投诉多,严重影响公司声誉; 认为质量就是品管部的事,各部门不是合作共识解决问题而是各自为政,互为水火; 质量问题责任不清,不能协调解决质量事故; 供应商质量管理失控,来料质量问题无法改善; 质量问题简单,重复发生,却无法彻...…
2018-3-27

现场6S管理...

现场生产秩序混乱,把6S工作当作一项额外负担; 不了解6S活动的真正意义,混淆了6S和大扫除之间的关系; 无效劳动多,工作效率低下,常常看不出6S能带来经济效益; 工作现场安全隐患多,工伤事故频繁发生; 设备故障多,影响生产; 现场物料、空间、时间浪费现象; 产品切换/换线时间周期长等等; 认为6S活动就是6S检查,现场人员的素质...…
2018-3-27

供应链管理...

市场不断扩张,但供应链管理未整合,运营效率低下;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交货期不稳定,供应商管理欠缺; 原辅料采购问题多,停工待料现象严重; 库存积压严重,客户订单仍然无法满足; 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运作效率低; 销售与生产不和,仓储物流失误多; 销售端管理缺失,销售体系混乱。…
2018-3-27

绩效管理...

员工没有考核,做好做坏一个样; 考核缺乏依据,全凭领导个人喜好拍脑袋; 谁都知道绩效管理体系很重要,但许多人认为做绩效管理“找死”,不做绩效管理“等死”,高层决策左右为难; 对绩效管理认识存在误区,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只有考评,没有改善; 绩效考核做了很多年,但员工大都应付了事,考核流于形式,成为打分游戏; 绩效管理指标制定与目标确定...…
2018-3-27

流程管理...

流程的系统性差,缺乏整体统筹,对于需要统一规划的相关流程没有进行整体考虑; 关键流程缺失,工作无章可循,频频出错,企业损失大; 流程主体不明确,没有明确规定某一流程的负责部门,或一项工作由多个部 门负责,造成多头管理; 流程设计不合理,未能在成本和效率间取得平衡,降低了企业绩效; 流程没有理清部门之间的接口,相互的责任模糊不清,部门间相互扯皮; ...…
2018-3-27

企业文化...

优秀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没有得到很好地提炼与挖掘 只是墙上文化或嘴边口号,不能有效渗透到团队、员工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经常用文娱、广告和思想运动的方式来搞企业文化建设,难以有效地培育真正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不能和经营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只是零星、散点的文化,没有系统的企业文化制度体系…
2018-3-27

企业战略...

许多企业家有商业直觉与创业激情,有整体战略感和做大做强企业的眼光和抱负,但是没有长远的“结构性”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基本依据”不足,只有“粗线条”或较为“短浅的”战略规划,其前瞻性、深刻性、关联性、导向性和牵引力不足; 企业战略规划与核心经营价值链条优化、权责分配管控、团队核心能力建设总是衔接不好,或内在关联深度不够,导致战略执行的经营根基不稳、权责交错、执行力不足...…
2018-3-27

咨询热线

15000380587